醫學影像技術的成熟提高了診斷的精確度,也為病灶發展程度和疾病進度的觀測提供了技術支持,醫學影像技術成為了臨床輔助檢查不可或缺的診斷方式。醫院里這些熟知的X線影像檢查設備因輻射的原因給廣大檢查者及陪檢者帶來不小的擔憂,然而這些X線檢查是否會侵害我們的身體呢?今天我們將帶著大家揭開影像檢查輻射的神秘面紗。
01 放射科的輻射是怎么產生的?
普通醫用X線的產生是高速電子和陽極靶物質的原子相互作用中能量轉換的結果。
醫用x線影像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X線具有一定的穿透人體組織的能力;
第二,被穿透的組織對X線的吸收有不同的差異,剩余的X線量也不同;
第三,不同剩余的X線量光是不可見的,經過媒介轉換后變得可見。
放射科中的CT和那些需要X光拍攝的機器都是這些原理組成的。
02 在放射科哪里會受到輻射?
臨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有X線拍片、CT、DSA(數字剪影血管造影)、MRI(磁共振)以及B超。其中MRI和B超的檢查原理不含X線,對人體不產生電離輻射,這兩種檢查是相對安全無害的。其他幾種由于電離效應,會產生一定電離輻射。放射科在工作過程中,鉛制的大門是封閉的,鉛對于一定范圍的X線阻隔作用很強,而且放射線對于墻的穿透作用也有限,所以一般處于門外的患者不會受到輻射影響。對于X線機房內的患者而言,機房內并不是從機器開機后就一直存在輻射,只有醫生在操作室摁下曝光鍵那一瞬間,機房內才有少量的輻射。
03 多少輻射劑量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除了一些特定的地方,如印度、伊朗以外,人每年接受天然背景輻射的劑量在2mSv左右。有研究表明,人體只有遭受100mSv以上的輻射劑量,致癌幾率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增加。而一次DR檢查的射線劑量約為0.3-0.5mSv,一次胸部CT檢查的射線劑量約為3-5mSv。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做一次X線或CT檢查對人體基本不會造成什么傷害,不必過度擔心。
04 關于輻射放射科的相關防護
一、X線機工作時,除受檢者外,其他人員不得在機房內停留,對必須的陪護人員或工作人員盡量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并盡可能縮短照射時間。
二、對患者非投照部位或射線敏感部位應用鉛橡皮遮蓋。
三、受到輻射后以多喝水,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也可以多吃新鮮果蔬如胡蘿卜、蘋果等粗纖維等促進人體代謝更新。
四、保持良好心態,適當的運動鍛煉,增加?體的免疫力。注意休息,早睡早起。
05 總結
所以陪檢的家屬及患者們,在放射科等候區和放射科機房以外的其他區域時是沒有輻射的。即使是在進行醫學影像學檢查時,只要在正規醫院檢查且采取正確的輻射防護,人體所受的輻射劑量很低,不用過于擔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