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衛率隊到我院調研“5G+衛生健康精準扶貧”工作。市衛生健康委信息統計處處長梅政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政企部總經理王輝明等相關領導參與調研。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馮本學、副主任向文獻一同調研,我院領導程舉光、龐海玲、梅天余及相關科室負責人陪同并介紹情況。
王衛一行先后調研了我院銀醫自助系統、排隊叫號系統、遠程心電會診中心、區域PACS會診中心的建設及運行情況。我院銀醫自助系統于2016年上線,門診預約率約30%;遠程心電共80多個終端,覆蓋區內34個鄉鎮醫療機構和村衛生室、區外14個鄉鎮醫療機構、市外3個醫療機構,已開展22659例,其中通過遠程心電診療發現危急值137例,挽救了患者生命,約為患者節約費用超過300余萬元;區域PACS已與17家鄉鎮衛生院、1家二級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已開展會診7876例,發現陽性病例4781例,陽性率60.7%,約為患者節約費用157.5萬元。
王衛非常關心信息化建設對方便患者看病就醫取得的成效,詳細詢問了患者對自助系統的使用情況、醫保卡能不能直接支付、網上預約的便捷程度等,他指出,要提升患者預約就診意識、加強自主服務的宣傳引導、完善叫號系統的患者信息等。王衛肯定了我院在遠程醫療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在區域內產生的良好帶頭作用。他表示,遠程心電及區域PACS對邊遠山區的衛生健康事業重大意義,下一步工作將在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加大5G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實現遠程超聲、教學、培訓等,更好地服務于民生。
智慧醫療是醫院發展的大勢所趨,為進一步提升醫院的輻射能力,更好的服務基層患者,我院計劃運用5G技術,對遠程心電系統、區域PACS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將集中信息化資源在正陽院區建設5G智慧病房,包括建設移動醫護系統、床旁交互系統和生命體征自動采集及監測系統等,以平板電腦、PDA和醫護移動推車為硬件基礎,基于5G移動互聯網技術搭建醫療物聯網平臺,讓院內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信息實時準確交互,實現移動查房、輸液監控與管理、體征數據實時上傳與分析、藥品器材分布式管理、設備智能定位等功能,運用5G技術打造病房新生態,實現HIS、LIS、PACS、EMR、手麻、輸血等多系統在床旁的交互,覆蓋正陽院區住院綜合樓23個臨床病區,完成醫護診療全過程閉環管理,讓全院高清遠程會診、遠程超聲、遠程影像、遠程查房等智慧醫療應用場景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