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白治療胃痛經驗 |
張鳳艷 |
王洪白老師從事中醫臨床4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中醫診療經驗,尤其擅長治療脾胃、婦科、男科、風濕等疾病,在臨床上辨證用藥,療效顯著,本人在跟師學習中受益淺,現將對治療胃痛病的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臨床診斷 胃痛病以上腹近心窩處胃脘部發生疼痛為特征,其疼痛有脹痛、刺痛、隱痛、鈍痛等不同的性質。常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嘈雜泛酸,噯氣吞酸等上消化道癥狀。電子胃鏡、上消化道造影等有助于本病的診斷。 二、辨證論治 老師常教導我們“有是病,辨是證,有是證,立是法,選是方,用是藥”,王師認為“雙天多虛”“治痛唯通”,“祛邪勿傷正,健脾當疏肝”。對胃痛一病,每一證型均在其代表方的基礎上隨證加減,或多方劑合用化裁。 1.用香蘇散合良附丸溫胃散寒,行氣止痛治療寒邪客胃型胃痛。 2.用保和丸消食導滯,和胃止痛治療宿食積滯型胃痛。 3.用化肝煎平逆散火,泄熱和胃治療肝胃郁熱型胃痛。 4.用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治療肝氣犯胃引起的胃痛。 5.用清中湯清化濕熱,理氣和胃治療溫熱中阻型胃痛。 6.用失笑散合丹參飲化瘀通絡,理氣和胃治療因瘀血停滯引起的胃痛。 7.有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養陰益胃,和中止痛冶療因胃陰不足引起的胃痛。 8.用黃芪建中湯溫中健脾,和胃止痛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痛。 三、經驗處方 病例1:鄭某某,女,45歲,2021年3月2日初診,癥見:胃脘脹痛,上肢無力,打嗝,失氣,口渴,時惡心,小便稍黃。舌紅苔簿白膩,脈弦數。 診斷:胃痛.氣滯濕阻 處方:柴胡18g 白芍20g 川芎15g 枳殼18g 香 附15g 陳皮15g 甘草6g 延胡索18g 郁金15g 川楝子10g 藿香15g 砂仁12g 白術15g 黃芪35g 薏苡仁30g 五劑水煎服。 2021年3月8日復診:諸癥息除,尚覺乏力,以香砂六君子丸善后調理。 病例2:蘆某某,女,80歲,2021年5月8日初診,癥見:心煩,胃脘隱隱作痛,口中灼熱麻木、不欲飲,腰痛,食欲不振,大便2-3天1次,小便色黃。舌紅苔簿,脈細數。 診斷:胃陰虛 處方:石膏20g 知母12g 牛膝12g 麥冬12g 生 地12g 黃芩12g 玄參12g 藿香12g 砂仁10g 白術12g 獨活12g 杜仲12g 延胡索12g 黃梔子10g 五劑水煎服。 2021年5月16日復診,諸癥好轉,排大便仍未緩解,前方去藿香,砂仁,白術,延胡索,黃梔子,合增益湯(科研方)五劑水煎服。 隨訪2月未復發。 病例3:張某某,男,45歲,2021年3月15日初診,癥見:飲食不慎胃脘隱痛,打嗝,失氣味臭,神疲乏力,體瘦,大便稀溏。舌紅苔簿邊有齒印,脈緩。 診斷:脾虛食滯 處方:木香15g 砂仁10g 黨參15g 白術15g 芡實30g 陳皮15g 大棗15g 甘草6g 神曲30g 山楂30g 雞內金15g 延胡索18g 川楝子10g 枳殼18g 香附15g 5劑水煎服。 2021年3月22日復診,諸癥好轉,乏力減輕。以香砂六君子湯善后調理。 四、健康教育 王洪白老師以“大醫精誠”嚴律于己,要求我們“精”于專業,“誠”于品德,解除患者病痛,受到百姓愛戴。王洪白老師對胃痛病人精心治療,耐心溝通,教育胃痛病人在飲食上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冷性食物、難消化食物、堅硬食物等,喝稀飯、吃清淡的食物,有助于胃粘膜的保護;囑患者保持心情舒暢、樂觀大方、規律作息,因為焦慮情緒會影響胃迷走神經,影響消化,嚴重者會引胃糜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