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師名醫王洪白學習體會 |
文章 |
時間飛逝,我跟隨重慶市名中醫王洪白學習已三月有余,很感激師父在我學習中的指導和答疑,在跟師學習過程中,我收獲頗豐,現歸納幾點如下: 一、中醫易學難精,基礎很重要 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記憶是基礎,并且是最重要的,即便不能完全理解書中所講的知識精髓,也應將其內容牢記,才可能在不斷的熟悉過程中充分的體會到書中的旨意。“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句話是我在基層衛生院工作這幾年最能深刻體會的,在診療過程中,基礎知識不扎實常讓我對一些病例束手無策。師父讓我知道了基礎的重要性,在師父的督促下重新學習《傷寒論》、《方劑學》等基礎學科。 二、中醫學習,要做到四動 日常工作中您言傳身教,要學好中醫應做到“四動”,即“動眼、動口、動手、動腦”。采集病史時要按中醫“望、聞、問、切”四步驟仔細詢問患者病史并靈活運用四診技巧;在書寫門診日志時,要將患者的主訴及觀察到的舌脈現象結合進行記錄。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5月23日在杉嶺鄉開展的義診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用自己所學知識服務于山區老百姓,培養并提升了自我動手能力,學會了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活動總結會上,我有幸聆聽了師兄、師姐們關于“哮證”“胃痛”“不寐”三個病例的心得體會發言,老師對他們發言的點評更是讓我感受頗多。在“喘證診治要點”專題講座上,老師毫無保留的將診治喘證的方法及臨證經驗分享給我們,讓參會者獲益良多。 三、在診療過程中,要靈活運用中醫知識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現代醫學在現代自然學成就的基礎上蓬勃發展,而中醫已經幾千年了,是古代醫學。雖然,中醫經典理論是陳舊的,但典籍中不少看來是舊的內容,仍可以通過靈活運用挖掘出新的功效。在跟師學習的日子里,我深深體會到您是一位博學的老師,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您在病史采集、舌診、脈診上的造詣,以及在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經典方劑時加減變化的嚴謹,您教導我們在臨床中要做到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見證了您在救治患者過程中對中醫的靈活運用,使我開拓了思路,活躍了思維,更新了觀念,堅定了對中醫藥的信心。列如:1.對龍膽瀉肝湯的臨床運用。若出現婦科帶下、陰汗、不寐、突發性耳聾、帶狀皰疹等現象,病在下部者選用龍膽瀉肝湯時黃芩改為黃柏或在其中加入黃柏,兩者并用;龍膽瀉肝湯肝火升-龍膽草、黃芩、梔子,肝經濕熱下注-車前子、木通、澤瀉(濕熱從下而之);龍膽瀉肝湯中柴胡、生地、當歸的運用體現了中醫學的思維模式;對肝的認識,肝為將軍之官,體陰用陽的特點,除了清肝火、瀉熱的同時還要疏肝氣,有利于肝的平降及下行,肝火盛傷了肝的陰血,生養肝血以滋肝之體,防止苦寒滲利之品傷陰。2.對突發性耳聾和漸進性耳聾的區分。3對部分中藥的臨床運用。如運用石膏時加山藥可以大大提高石膏中有效成份的煎出率(玉女煎的運用)。4.活用經方效方。蔞貝逍遙散加減治療乳腺增生;溫經湯治療痛經、閉經;化肝煎加減治療肝火犯胃之胃痛;香砂六君湯加減治療脾虛濕滯(食滯);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肝氣犯胃之胃痛、腹痛;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寒熱互結;一貫煎加減治療胃陰虛;清中湯治療中焦濕阻。5.科研創新方。滋養疏活丸用于治療黃褐斑、更年期綜合征;參芪益胃散用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增益湯治療老年人習慣性便秘等。6.合方使用。如知柏地黃湯和四物湯的合用治月經過少;五味消毒飲和黃連解毒湯合用可治療熱癤。7.隨證選方。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加減運用治療肝腎不足及肝腎陰虛所致陽痿早泄等。 通過跟師學習后,我的學習態度不一樣了。之前的自己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不足,在和王師的交談中,我學到了不少好的醫學方法,讓自己對中醫知識從淺層的理解到更深層的了解,同時糾正了自己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在學習中醫各個學科時,能得到名師的指導和教誨,使我在堅定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月余的跟師日子,是我人生質的飛越時刻,我對中醫學習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以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理論知識的抽象性,常讓我無法理解其真正的含義,但在跟師的學習過程中,我努力打好自己的理論基礎,在實習中盡量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在名醫工作室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探討臨床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在處理疾病中的不同見解,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團結互助,共同進步,對能身處于這個大家庭,我很榮幸。 老師時常用《大醫精誠》要求我們,要求所有弟子不僅要學做“名醫”,更要學做“明醫”“民醫”。讓群從信任中醫、依賴中醫,樹立良好的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