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食材是以糯米為主,從食療的角度來講,糯米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粽子中添加的紅棗,枸杞、板栗等也具有不同的食療功效。所以,我們選擇粽子時一是要看粽子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二是要結合自身狀況、消化功能等來選擇粽子。只有在正確飲食觀的基礎上才能在享受粽子美味的同時,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糯米是以支鏈淀粉為主,支鏈淀粉在加熱后其分子結構變為松散,易被淀粉酶水解。但粽子在冷卻后,支鏈淀粉分子結構重新結合,導致淀粉酶水解作用降低,不利于消化。所以,粽子最好是趁熱吃,粽子冷了后會變硬、回生,不利于消化。
為此,我們來看看在疾病狀態下該如何選擇粽子?
消化道疾病患者:由于存在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吃粽子時應控制攝入量,以素粽、水果粽等為主。吃粽子時可搭配麥芽水、白蘿卜或白蘿卜水,能讓消化更好;或者多搭配黑木耳、香蕉、洋蔥、土豆、菠菜等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糯米血糖生成指數為87,屬于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糖尿病患者選擇粽子的原則是在控制總攝入量前提下,減少含糖量高的粽子攝入。建議糖尿病患者選擇粽子時以什錦水果粽、香菇粽、山藥粽、肉粽等血糖生成指數相對較低食材做成的粽子為主。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飲食應以少油、少鹽為主,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選擇粽子時應以素粽、水果粽為主,避免高脂肪、高糖、高鹽的粽子,粽子的攝入量不宜多,應適當搭配蔬菜、水果。
膽囊疾病患者:膽囊疾病患者的飲食應嚴格控制脂肪的攝入,在選擇粽子時應減少或避免肉類、蛋黃等含脂肪量較高的粽子,脂肪攝入量過多不僅是導致膽囊疾病的發生或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也是導致患者腹瀉、腹脹等胃腸道癥狀發生的誘因之一。建議膽囊疾病患者宜選擇清淡的紅棗粽、素粽、水果粽等。
老人和兒童:老人的胃腸功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弱,兒童的胃腸功能還相對較弱,如過量的攝入粽子易造成胃酸分泌增加,腹脹、腹痛、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的發生。建議老人和兒童在選擇粽子時雖然無特殊的禁忌,但最好以水果粽、水晶粽和少油的海鮮粽粽為主,尤其要控制粽子的攝入量,預防因攝入過量而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
粽子具有能量密度大,飽足感延遲的特點,正常人在進食時速度不宜過快,也應細嚼慢咽,以免在有飽腹感時攝入量已大大超標,不利于健康。尤其是想減肥的人群,更應該注意。
文圖:臨床營養科(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黨政辦
審核: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