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以皮膚損害和神經病理性疼痛表現為主要表現。
易感人群:年齡較大、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創傷、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腎病等)、惡性腫瘤
臨床表現:前期,乏力、低熱、食欲不振、皮膚灼痛或無癥狀
皮損特點:沿皮節單側分布簇狀性水泡,嚴總這可出現大皰、血皰、壞疽等,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3-4周。水皰干涸、結痂脫落經皮留有暫時性紅斑或色素沉著。
分型:眼帶狀皰疹、耳帶狀皰疹、頓挫型帶狀皰疹、無疹型帶狀皰疹、復發型帶狀皰疹、中樞神經系統圖帶狀皰疹、內臟帶狀皰疹 、泛發性帶狀皰疹、播散性帶狀皰疹。
并發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 其實相對于皮膚的皮疹,讓帶狀皰疹患者最難以忍受的還是疼!痛!感!主要表現為燒灼樣、電擊樣、針刺樣等疼痛。帶狀皰疹本身是自限性疾病 ,一般免疫力強的人是可以自愈的。出泡后皮損一般會結痂脫落。讓人痛不欲生的其實是它的并發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PHN好發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持續時間因人而異。罹患帶狀皰疹一定要盡早治療,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在治療皮膚皰疹的同時,也要給神經做治療。患病后一定要前往疼痛科就診。
帶狀皰疹的治療目標是緩解急性期疼痛、縮短皮疹持續時間、防止皮疹擴散、預防或減輕并發癥。 系統性的藥物治療有 3 個層面:抗病毒藥物、止痛和減少并發癥。 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可有效地抑制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復制,降低帶狀皰疹的嚴重性、降低帶狀皰疹的持續時間、預防帶狀皰疹的并發癥。
對于已經發生了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患者,積極采取功能調節和微創介入手段,能快速轉歸甚至達到臨床治愈。 對于4周內的帶狀皰疹,重點是預防創面感染,局部應用少量糖皮質激素 可以有效降低神經末梢的脫髓鞘反應,同期進行支配神經的神經阻滯和脈沖射頻治療,結合交感神經阻滯調節循環和神經內分泌功能,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果病程1-6月,后續的治療可以繼續采用神經阻滯+皮損區注射的方法減少末梢神經敏化。同時選擇性神經根注射+射頻治療或者短時程脊髓電刺激器植入,都可有效緩解疼痛和降低中樞神經敏化的發生。
第一、對于沒有出過水痘或者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要避免和患有帶狀皰疹的患者密切的接觸,避免傳染,尤其是兒童、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應該注意防護。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觸化學品和容易損害皮膚的產品。當太陽太熱或紫外線強度較高時,還應注意遮光或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皮膚曬傷,容易導致細菌進入身體,引起疾病。
第三、要保證睡眠,避免過度勞累、精神緊張、焦慮等等。
第四、對于一些高發的人群,可以使用帶狀皰疹的相關疫苗來進行預防。 帶狀皰疹疫苗經過臨床驗證對50歲及以上的人群超過90%的保護效力,較為安全可靠。接種疫苗后,可以大大減少罹患帶狀皰疹的幾率,即便再次罹患帶狀皰疹,臨床癥狀也會相對減輕。
溫馨提示
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為最高,可達50%-75%,且隨年齡增長帶狀皰疹轉變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幾率明顯增加。該病是醫學界的疼痛難題,是中老年人健康潛在的殺手。 如果懷疑自己患上了帶狀皰疹,可在疼痛科就診,及時就醫,規范化的治療可減少并發癥
疼痛科診療范圍
01頭與頜面部疼痛
頸源性頭痛、枕神經痛、非典型面痛、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等。
02神經病理性疼痛
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腰脊神經根痛、帶狀皰疹急性、后遺神經痛、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幻肢痛、殘肢痛、交感神經相關性疼痛、復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征、腕管綜合征等。
03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頸、椎間盤源性疼痛,頸、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肩袖損傷、非典型性腰背痛、退行性骨關節病、髕上、下滑囊炎、跟痛癥、骨質疏松癥、椎體壓縮性骨折、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肌筋膜疼痛綜合征、腱鞘炎、劍鞘囊腫、痛風等。
04慢性手術后和創傷后疼痛
慢性手術后和創傷后疼痛,慢性內臟痛和血管性疼痛病等。
05其他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
頑固性呃逆(打嗝)、失眠癥,急性面神經炎、癌癥相關性疼痛等。
疼痛科地址
門診:黔江區正舟路南段360號
門診樓三樓306室
住院部:兒童醫院5樓
疼痛熱線: 023-7931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