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節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流感大多為自限性,少數患者因出現肺炎等并發癥或基礎疾病加重可發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流行性感冒是一個古老的、第一個實行全球性監測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隨著近年來流感疫情的爆發和蔓延,流行性感冒已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據WHO統計,每年季節性流感在全球可導致2965萬人的死亡。
流感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我們通常對流感很熟悉對流感知識可能不是很了解,此病不僅危害人類,對動物的危害也很大,嚴重時甚至還會使大量動物死亡,所以我們要積極呼吁對流感知識的宣傳及預防。
主要以發熱、頭痛、肌肉關節酸痛起病,體溫可達 39~40℃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戰、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 流感病毒感染可導致慢性基礎疾病加重。兒童的發熱程度通常高于成人,乙型流感患兒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也較成人多見。新生兒可僅表現為睡、拒奶、呼吸暫停等。老年人的臨床表現可能不典型,常無發熱或為低熱,咳嗽、咳痰、氣喘和胸痛明顯。也可表現為厭食和精神狀態改變。 無并發癥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發病3~5天后發熱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較長時間。
一、基本原則
1.按呼吸道隔離要求進行治療。
2.基礎疾病明顯加重或重型或危重型流感需住院治療。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離,保持房間通風,佩戴口罩;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兒童和老年患者。
二、對癥治療
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溫、應用解熱藥物??人钥忍祰乐卣呓o予止咳祛痰藥物。根據缺氧程度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氧療。
三、抗病毒治療
抗流感病毒藥物:我國目前上市的對流感病毒敏感的藥物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RNA聚合酶抑制劑和血凝素抑制劑三種。
一、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
二、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建議對有重型/危重型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且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后尚未獲得免疫力)進行暴露后藥物預防,不遲于暴露后48小時用藥。
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出現流感樣癥狀應當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流行期間對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和空氣消毒。
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只有早期(起病2天內)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療效。
休息、多飲水、注意營養,飲食要易于消化,特別是兒童和老年患者更應重視。密切觀察和監測并發癥,抗生素僅在明確或有充分證據提示繼發細菌感染時應用。
早期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大多數能有效改善癥狀。病程已晚或無條件應用抗病毒藥物時,可對癥治療,應用解熱藥、緩解鼻黏膜充血藥物、止咳祛痰藥物等。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藥物以及其他水楊酸制劑。
供稿:感染性疾病科
編輯:黨委辦
校對:黨委辦
審核:黨委辦